70

【合理用药宣传知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冬季用药管理

2025-08-27发布 次浏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秋冬寒冷季节是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的时期,可引发慢阻肺急性加重。下面介绍慢阻肺患者治疗的常用药物和日常管理,以减少该类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

一、 常用药物

目前慢阻肺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

(一)支气管扩张剂:

1.β2受体激动剂类:主要分为短效和长效类,多使用吸入制剂

沙丁胺醇: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5分钟内起效,持续时间仅4-6小时,可用于缓解慢阻肺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常见不良反应为震颤、头痛,心动过速。

沙美特罗: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起效较慢,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适用于慢阻肺患者的维持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痉挛、震颤、自觉性心悸、头痛、心动过速等。

福莫特罗:长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1-3分钟起效,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适用于慢阻肺患者的维持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肌肉痉挛、头痛、心悸等。

2. 抗胆碱能药物:主要分为短效和长效类,多使用吸入制剂

异丙托溴铵: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可用于缓解慢阻肺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咽喉刺激、咳嗽、口干。

噻托溴铵:长效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慢阻肺的维持治疗,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便秘、皮疹、排尿困难等。

3.复方吸入制剂:

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疗效优于单一支气管扩张剂,目前已有多种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抗胆碱药联合制剂,如福莫特罗/格隆溴铵、茚达特罗/格隆溴铵等,适用于慢阻肺的维持治疗。

4.茶碱类药物:多使用口服缓释型或控释型

茶碱/氨茶碱: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可用于缓解慢阻肺患者的喘息症状,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

(二)糖皮质激素:多使用复方吸入制剂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适用于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70%预计正常值的患者和尽管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仍有急性加重史的患者的对症治疗。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适用于FEV1<60%正常预计值(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前)、有反复急性加重病史且使用常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仍有显著症状的患者的对症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口腔念珠菌感染,喉部刺激、咳嗽、声嘶。

(三)祛痰药:常用粘液调节/溶解剂,避免与强力止咳药同用,以免痰液堵塞气道

氨溴索:粘液调节剂,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恶心、胃部不适等。

乙酰半胱氨酸:粘痰溶解剂,适用于痰多黏稠者的慢阻肺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耳鸣、胃部不适。

羧甲司坦:粘痰溶解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皮肤过敏等。

二、注意事项

1.坚持长期治疗:慢阻肺患者应遵循医嘱,规律用药,并定期检查肺功能,不可擅自停药。

2.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不同吸入药物装置操作方法不同,患者应仔细按照说明书使用方法用药,如果错误使用会降低药效。

3.使用吸入药物前先排痰:确保药物直达气道,不被痰液带出。

4.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应及时漱口,避免激素残留导致的口腔局部不良反应。

5.茶碱类药物治疗窗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使用该类药物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三、预防措施

慢阻肺患者冬季可通过日常预防措施,延缓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

1.戒烟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病因,能导致肺功能下降,因此戒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2.减少环境与职业暴露

保持室内通风,雾霾天气减少出门或戴口罩出行,避免前往人口密集的区域。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烟雾(如煤矿、纺织、化工行业)者需要做好防护,如佩戴口罩、改善通风等。

3.加强保暖

慢阻肺患者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因受凉导致的呼吸道感染。

4.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感染,从而避免因感染导致的病情加重,如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5.科学锻炼,加强营养

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症状,如有氧运动、呼吸肌训练等。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能够帮助提高免疫力。

上述内容仅为科普宣传,建议患者朋友们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作者:金敏

编辑:杜乔乔

初审:张瀚文  审核:邓金林、陈明祖

上一篇:别小看骨质疏松,可能要命


下一篇:肿瘤标志物——检验报告里的“侦察兵”,别让它误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