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很多老年朋友因为一次小小的跌倒、甚至只是弯腰、咳嗽,就发生了脊柱骨折。这不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可能让人直不起腰、甚至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背后的“沉默杀手”,往往就是骨质疏松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防治这个“脆骨病”引发的骨折,守护老年的脊柱健康和行动自由。
一、 骨头变“糠”了?这就是骨质疏松!
想象一下,我们原本结实致密的骨头,内部结构变得像被虫蛀过的木头,或者像疏松多孔的海绵,这就是骨质疏松。它让骨头变得脆弱不堪,轻微的外力甚至没有明显外力都可能引发骨折。胸腰椎是最常受伤的部位之一。
二、 为何老年人是“重灾区”?
1. 自然老化: 如同机器用久了会磨损,我们骨头的新陈代谢能力也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流失加速。
2. 激素变化(尤其女性):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导致骨量快速丢失,风险显著高于男性。
3. 营养不足:钙、维生素D等“骨建筑材料”摄入不足,骨头就难以维持坚固。
4. 活动减少:“不用则废”,缺乏运动会让骨头觉得“不需要那么强壮”,从而加速流失。
5. 其他因素:某些疾病(如甲亢、风湿病)、药物(如长期用激素)、吸烟、过量饮酒、咖啡因、家族史等也会增加风险。
三、 脊柱骨折:无声的隐患,严重的后果
“静悄悄”的骨折:很多老年脊柱骨折最初可能只是隐隐的腰背痛,常被误认为是“腰肌劳损”或“自然老化”。有时仅在做CT或MRI检查时才被发现。
驼背、变矮:脊柱椎体被压扁(压缩性骨折),就像房子的柱子被压短了,会导致身高变矮、驼背(俗称“罗锅”)。
剧烈疼痛: 严重骨折会引起突发、剧烈的腰背部疼痛,不敢活动。
连锁反应:驼背影响心肺功能、压迫腹腔导致消化不良、改变重心增加跌倒风险,更可怕的是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炎、血栓、褥疮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四、 防治关键:强健骨骼 + 预防跌倒!
(一)打好基础:强健你的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1.“骨矿”要补足:
钙:每天需要约1000-1200mg。最佳来源:牛奶(300mg/杯)、酸奶、奶酪、豆制品(豆腐、豆浆)、深绿色叶菜(小油菜、芥蓝)、芝麻酱、虾皮(注意盐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
维生素D:是钙的“搬运工”,帮助钙吸收。关键来源:晒太阳(每天15-30分钟,暴露手臂和脸)!食物来源:蛋黄、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肝脏、强化奶制品。老年人普遍缺乏,常需额外补充(遵医嘱)。
2. 动起来,骨头才“结实”:
负重运动是王道: 走路、快走、太极拳、广场舞、爬楼梯(量力而行)等,让骨骼承受身体重量,刺激它更强壮。
肌肉力量训练:强健的肌肉能保护骨骼,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可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弹力带、小哑铃或进行自身重量练习(如靠墙静蹲)。
平衡训练:太极拳、单脚站立练习等能显著改善平衡,预防跌倒。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3. 改掉“伤骨”坏习惯:
戒烟!烟草是骨头的“毒药”。
限酒!过量酒精损害骨细胞。
少喝浓茶、咖啡(适量为宜)。
避免过量摄入盐和碳酸饮料。
4. 早筛查,早干预:
60岁以上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建议做骨密度检查(DXA)。有危险因素(如脆性骨折史、长期使用激素、早绝经)的人群应更早筛查。
一旦确诊骨质疏松,遵医嘱进行规范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特立帕肽、罗莫索珠单抗、绝经后激素治疗等),这些药物能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二)筑牢防线:严防跌倒!
对于骨质疏松的老人,预防跌倒是避免骨折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防线!
1. 居家环境大改造:
光线充足:尤其走廊、楼梯、卫生间。
清除障碍:收好电线、杂物,固定松动地毯。
防滑措施:浴室铺防滑垫,安装扶手;厨房及时擦干水渍。
安全扶手:楼梯、走廊、马桶、淋浴旁安装牢固扶手。
常用物品放易取处:避免爬高或过度弯腰。
2. 穿着行走要稳当:
合脚防滑鞋:避免穿拖鞋、高跟鞋或鞋底光滑的鞋子。
使用助行器:步态不稳或腿脚无力的老人,不要犹豫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动作慢半拍:起身、转身、上下床/楼梯时动作要慢,扶稳再动。
注意地面:雨天、冰雪天尽量不出门,出门格外小心湿滑、不平路面。
3. 身体状态保持好:
视力、听力定期检查:看不清、听不清易导致跌倒,及时矫正。
合理用药:有些药物(如安眠药、降压药、感冒药)可能引起头晕、嗜睡,告知医生评估跌倒风险。
均衡营养:避免营养不良导致肌少症和无力。
(三)万一骨折了怎么办?
脊柱骨折并非只能“躺平”硬扛!
及时就医:一旦怀疑骨折(尤其是外伤后腰背剧痛、活动受限),立即停止活动,平卧硬板床,呼叫120送医!切勿自行搬动或揉捏!
现代治疗手段:
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PVP)或后凸成形术(PKP)是常用且成熟的技术。医生在DSA或C臂引导下,用细针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快速稳定骨折、缓解疼痛,术后1天即可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大大减少卧床并发症。
支具固定:对于部分稳定性骨折或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者,卧床4-8周,医生会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指导佩戴特制支具,结合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
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后是启动或强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键时机,必须坚持,防止“二次骨折”!
五、 重要提醒:
别信“喝骨头汤补钙”:汤里钙含量极低,脂肪和嘌呤却很高,补钙效果远不如牛奶和豆制品。
腰背痛别轻视:持续腰背痛,尤其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务必看医生,明确是否骨折。
治疗贵在坚持:抗骨质疏松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预防骨折。
超医生寄语: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是严重影响健康寿命的“隐形杀手”。但请记住,它可防可控可治!从今天开始,关注骨骼健康,均衡营养、科学运动、改善环境、预防跌倒、定期筛查、规范治疗。别让脆弱的骨头限制了晚年的精彩!保护好您的脊柱,就是守护晚年的尊严、行动的自由和生活的质量。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愿每一位老年朋友,都能拥有强健的骨骼,挺直脊梁,安享幸福晚年!
作者:疼痛科·脊柱外科/雷超
编辑:蒋昊君
审核:邓金林
上一篇:国家级认可!绵阳市三医院荣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脏器康复共建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