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但在糖尿病确诊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叫做糖尿病前期。了解这一阶段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科普糖尿病前期的相关内容。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糖原分解可为机体补充血糖,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的糖异生同样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血糖的去路则是为身体消耗供能,为日常活动和新陈代谢提供动力;多余的血糖会合成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还会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平衡,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血糖就会出现异常波动。
二、糖尿病前期
当血糖结果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又不在正常范围内时,就处于糖尿病早期阶段,医学上称为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OGTT 2h 血糖≤7.8mmol/L为正常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在 6.1~7.0mmol/L 之间,OGTT2 小时血糖低于 7.8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低于 7.0mmol/L,OGTT2 小时血糖在 7.8~11.1mmol/L 之间称为糖耐量受损(IGT),二者统称为糖调节受损,也就是糖尿病前期。部分人可能同时存在这两种异常情况。
三、糖尿病前期的风险
糖尿病前期预示着身体已经出现了糖代谢异常,若不加以干预,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很高。而且,即使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慢性高血糖也已经开始对身体产生危害。它会损害大血管和微血管,进而影响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多个重要器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10% 是由肾病变导致的。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20倍。一旦患上糖尿病,发病10年左右,30%- 40%的患者至少会出现一种并发症,并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所以,在糖尿病前期就进行干预,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极为关键。
四、发现糖尿病前期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控制血糖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不要惊慌,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1. 饮食调整:优先选择低生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少吃油炸食品、糕点等。
2. 控制食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g。
3. 戒烟限酒:不吸烟并积极戒烟。饮酒也要适量,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应小于25g,女性小于15g,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4.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或者 75 分钟剧烈有氧运动,比如跳绳、快速游泳等,也可以将两者组合进行。
5. 保证睡眠:推荐每日睡眠时长在6 - 8小时。
6. 合理补充营养素:一般不推荐常规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来控制血糖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但如果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情况,可以根据自身营养状况适量补充。
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单一的,而是要综合进行。将饮食、运动、作息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前期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健康。通过了解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认识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和风险,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就有可能逆转糖尿病前期的状态,保持身体健康。
作者:欧阳清慧
编辑:杜乔乔
审核:邓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