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医生,我前不久刚做了CT,为什么放疗前又要做一次呢?"这是放疗科医生最常听到的来自众多患者与家属的疑问。事实上,看似相同的CT检查,在"诊断侦查"与"放疗导航"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任务。
诊断CT:是医院里极为常见的放射影像检查设备,堪称医生诊断疾病的“透视眼”。
主要任务:瞄准病灶,明确疾病性质。
通常有平扫(不注射造影剂)和增强CT(注射造影剂)两种常规扫描。
诊断CT的图像分辨率高,能提供丰富细节,医生能通过它清晰看到身体内部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病变。
不管是急诊急救、常规体检,还是手术规划、疾病前后随访复查等等都逃不过诊断CT的“火眼金睛”。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定位CT:放疗部队的"智能导航仪"
主要任务:锁定肿瘤患者行放射治疗的放疗范围。
定制“战甲”:患者佩戴专属个人的膜具及体位固定装置→特制定位床上行CT扫描,精准锁定肿瘤在体内的三维位置、大小、形状以及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关系,膜具联合体位固定可以确保扫描和每次治疗时体位一致。
放疗老师会在膜具上面做CT铅点标志,扫描得到的图像会传输到放疗计划系统TPS。
肿瘤科医生会根据这些图像勾画出肿瘤靶区和需要保护的正常组织,物理师通过膜具上面的CT铅点找准肿瘤中心,从而制定出最优化的放疗计划,使放射线能够准确的照射到肿瘤部位,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诊断CT和定位CT两者有何区别?
1. 目的不同:诊断CT旨在全面检查身体,发现潜在病变并明确诊断;定位CT是为后续治疗精准定位,为治疗方案提供空间位置信息。
2. 扫描范围不同:诊断CT根据临床需求扫描特定位置,以保证图像细节;定位CT考虑治疗时射线穿射吸收衰减问题,通常扫描范围比常规诊断范围较大。
诊断CT和定位CT在医疗领域各自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它们虽同为CT技术,但分工明确,共同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保驾护航。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能让我们在面对CT检查时不再一头雾水,更好地配合医生获得精准有效的医疗服务 。
学科名片: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始建于2000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科室。现为绵阳市市级重点学科、绵阳市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放射肿瘤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四 川省肿瘤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四川省放射卫生执法实训基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学科联盟单位、西南综合介入专科联盟理事单位;是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诊疗协作单位。
科室设置:科室分设有住院部、肿瘤日间病房、放射治疗中心、肿瘤热疗中心四个单元。拥有医护48名,其中医生16名、护士25名、放射物理师3名、放射治疗师4名,另有临床药师及专职营养师各1名;医疗团队中:硕士生导师1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肿瘤学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9名。配备有美国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IX图像引导系统)、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 Ⅲ介入治疗机、N-9000微波肿瘤热疗仪;开设床位104张,年收治病人4000余人。目前开展各种实体肿瘤及淋巴瘤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IMRT、IGRT)、微创介入治疗、药物临床试验(GCP)、肿瘤早筛早诊、临终关怀等。
科室特色:
1、精确放射治疗:我院于2003年率先在四川省地市级医院开展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后2014年引入世界一流的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IX图像引导系统)及国际先进的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常规开展各类根治性放疗、手术前放疗、手术后辅助放疗、姑息放疗。
2、精准靶向及免疫治疗:依托于PCR及先进的二代测序(NGS),我院目前可开展多种肿瘤基因检测,助力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精准靶向治疗;可完善PD-L1、MMR、MSI、TMB等检测指导精准免疫治疗。
3、微创介入治疗:科室目前有专职介入医师3名,肺小结节(1cm)穿刺成功率95%以上,并对微小结节(早期肺癌)可行微波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针对原发性肝癌及转移 性肝癌开展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肝动脉留管化疗(HAIC),其中肝动脉留管化疗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技术。
4、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科室与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胸心外科、普外科、乳腺外科、妇科、影像科、病理科、临床药学科和营养科等联合开展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 ( MDT),向病患提供国内一流的肿瘤诊疗服务。
5、肿瘤早筛早诊:对常见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科室开展基于CT/MRI影像、呼吸内镜、消化道精查及色素内镜、血液标志物检查的肿瘤早筛早诊;近期也将开展肿瘤遗传筛查。
此外,医院配备有先进的PET-CT,助力肿瘤患者精准分期、精准疗效评估。
近年,科室承担省、市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24篇,参编专著5部,获得发明专利7项。参与国家级临床科研课题研究2项,牵头及参与省级科研课题8项,申请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
科主任:韩建军
副主任:贾利 何君 高飞
护士长:何静
电话:0816-2271905、2274495
作者:陈艳
编辑:杜乔乔
审核:邓金林
上一篇:这些食材,痛风患者可以吃
下一篇:浅谈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后体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