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2024-12-18发布 次浏览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一、形成原因:

  • 静脉壁损伤:血管的直接损伤、感染,或血管活性物质引起静脉内膜损伤后,会释放出凝血因子 Ⅲ、组织凝血活素,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

  • 血流缓慢: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及久坐不动,全麻、感染等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引起静脉淤滞。

  • 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和外伤增加循环组织的促凝血酶原激酶和激活前凝血质,降低纤溶活性,引起血液高凝状态。一些先天性高凝疾病,以及妊娠、服用雌激素、恶性肿瘤、糖尿病及肾病综合征等也会使患者处于高凝状态。

二、好发部位:

  • 下肢深静脉:最为常见,如髂股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

  • 上肢深静脉:如腋静脉、肱静脉等,在上肢长期置管、过度使用上肢等情况下可能发生。

  • 盆腔深静脉:例如髂内静脉等。

  • 腹腔深静脉:如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等。

三、症状表现:

  • 下肢症状:患肢出现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颜色发紫,可伴有浅静脉扩张,行走时症状加重,抬高后减轻,严重者可触及有触痛的条索状物。

  • 上肢症状:局限于腋静脉时,前臂和手部肿胀、胀痛;发生在腋 - 锁骨下静脉,整个上肢肿胀,病侧肩部、锁骨上和前胸壁浅静脉扩张。

  • 其他部位症状:上腔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会出现面颈部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特征为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躯干的浅静脉扩张,血流方向向头端 。

四、并发症

  •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如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严重者发病急骤,可迅速处于晕厥状态,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等,甚至猝死。

  • 血栓后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随着血栓机化及再通过程的进展,静脉回流障碍的症状逐渐减轻,而因深静脉瓣膜破坏造成的静脉逆流症状逐渐加重,可出现静脉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

作者:董珍珍

编辑:杜乔乔

审核:邓金林

上一篇:踝泵运动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什么是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