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2025年8月1日,由四川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办、绵阳市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承办的“国家慢阻肺病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线下培训(绵阳站)”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顺利召开。此次培训旨在落实国家慢性呼吸疾病防治政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的规范化诊疗与健康管理能力,推动分级诊疗落地,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目标实现。
四川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丹教授从国家“强基计划”实施背景切入,指出当前我国慢阻肺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强调本次培训聚焦基层实际需求,通过理论授课、实操考核以及案例研讨,系统覆盖慢阻肺病筛查诊断、肺功能检查、药物治疗及长期随访等核心内容。她勉励学员以“规范诊疗、服务患者”为目标,将培训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筑牢基层防治第一道防线。
绵阳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杨桓宇代表市卫健委感谢省质控中心将全省首次线下培训放在绵阳,承诺将从政策支持、资源调配等方面全力保障项目推进,并对参训学员提出“学用结合、规范服务、持续提升”的要求,鼓励学员成为基层慢阻肺病防治的骨干力量。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阳表示,作为市级呼吸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医院已联合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肺功能检查培训、健康管理督导等系列行动,其“将慢阻肺病纳入门诊慢特病管理”的提案已获政府采纳。他强调,本次培训是国家项目在四川的首站落地,希望学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提升基层慢阻肺病管理水平。
本次培训按照国家项目要求,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在慢阻肺病筛查、诊断、治疗及长期管理中的实际需求,设置了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研讨及考核认证等环节。来自绵阳市各区(市)县的24名基层医务人员通过前期线上考核选拔,从16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中产生,涵盖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等专业岗位。
培训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申永春教授、冯梅教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文军教授、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袁晓玲教授等专家授课,内容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解读、《国家慢阻肺病基层医疗管理指南》核心要点、肺功能检查操作与结果判读以及吸入药物规范使用等关键技术,系统覆盖慢阻肺病全流程管理要点。
理论课程后,学员分为三组轮流进行肺功能检查操作、门诊病例综合诊疗、病房查房与健康宣教等实战演练。省级师资团队通过“手把手”带教,重点强化肺功能仪操作、吸入装置使用技巧、急性加重期转诊决策等技能,现场纠正操作误区,提升学员临床应变能力。
绵阳涪城区吴家镇卫生院左一鸣医师分享了基层慢阻肺病健康管理经验,结合本地患者特点,从建档随访、危险因素干预、合并症管理等方面进行案例剖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景欣主管护师系统介绍了“在院-出院一体化管理”模式,包括住院建档、多学科康复评估、居家氧疗与呼吸操指导,以及电话随访、家庭巡访、线上会议指导等随访方式,为基层提供了可复制的慢病管理范本。
四川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王婷教授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是慢阻肺病早诊早治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标准化、同质化的培训,将推动基层医务人员掌握最新诊疗规范,逐步实现慢阻肺病“筛查-诊断-治疗-随访”闭环管理,为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顾秀娟
编辑:杜乔乔
初审:张瀚文 审核:邓金林、李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