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一针护航”破解输液难题,超声引导中长导管让治疗更舒适

2025-05-07发布 次浏览 来源:老年病一科

“一针”治疗

近日,一位高龄患者因“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病一科住院治疗。患者外周静脉血管条件较差,疾病所需输入高渗溶液较多,治疗周期较长,为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经医、护、患三方充分沟通后,老年病一科医护团队决定为其置入一条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静疗专科护士肖雅秋凭借丰富的置管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实施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整个置管过程不到30分钟。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实现了患者“一针化”治疗,即一针就能满足患者治疗期间所有输液治疗需求,极大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同时也解决了患者输液困难的问题,有效预防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中长导管植入?

中等长度导管,也叫中线导管,其长度在20-30cm 。它借助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置入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肱静脉内,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者能到达锁骨下静脉。Picc不同,它置管后无需进行X线定位,留置时间在1-4周。

中长导管的四大优势

精准置管,安全无忧:全程在超声引导下操作,置管完成率高,安全系数大幅提升,并发症少。而且不用缝合,便于护理。

留置长久,灵活调整:留置时间长达一个月,减少频繁更换导管的麻烦。

活动自如,生活无碍: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基本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保护血管,降低风险:能有效保护外周静脉,防止药物对血管造成损伤,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可满足特殊药物的输注要求,安全性高,感染率低。

中长导管的适用情形

1. 预计治疗时长在1-4周的病人。

2. 持续输注等渗或接近等渗药物的情况。

3. 短期静脉输注万古霉素(治疗时间少于6天)的病人 。

4. 需要持续镇静与镇痛的病人。

5. 间歇性或短期输注高渗透压、腐蚀性药物等情况。


学科简介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医学始于1998年,是绵阳市老年病康复防治中心,2014年老年病一科独立建制。科室现有医生1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名,医师5名,在读博士1名,研究生9名,在职研究生1名(在读)。护理人员14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4人。

2011年立项四川省乙级重点学科,2015年升级为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首批加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调研究网络核心成员单位;2017年成立绵阳市老年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先后获得市级、省级优秀质控中心。2022年加入中国老年医院联盟成员单位、挂牌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示范病房。2024年科室荣获绵阳市巾帼文明岗称号、挂牌中国骨质疏松症筛查与规范化诊疗能力建设项目骨质疏松防治门诊。

科室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疾病患者日益增加的社会趋势,专为老年人群提供服务的特色科室。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记忆力障碍、头痛、头晕、高脂血症等)、老年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老年消化性疾病、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及老年多系统功能障碍等多种老年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及康复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对老年人多病共存、合理用药可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制定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措施。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可开展三级甲等医院所规定的呼吸科重点专科所有必备项目,包括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测定、支气管镜诊断和介入治疗支气管肺部疾病、胸膜活检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和危重呼吸衰竭、ARDS患者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特色诊疗:老年危急重症、骨质疏松规范化诊治、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多学科诊疗(MDT)、老年综合评估、老年患者营养管理、老年肌少症和老年衰弱的评估与管理、老年人优化血糖、血压与血脂的管理、老年人合理用药、社区常见老年综合征、老年慢性疼痛等。


作者:谢佳林

编辑:杜乔乔

初审:张瀚文  审核:邓金林、刘艳群

上一篇:医者仁心暖患者,锦旗相赠表谢意


下一篇:三医健康说 | 吃钙片≠补钙到位!补钙的“冤枉钱”,你花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