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腹股沟鼓起的包块,他一忍就是30年;脑出血、脑梗后遗症,让手术风险陡增……当复杂病情遇上现代医学的“多学科智慧”,一场微创手术如何化解患者的安全隐患?今天,我们讲述一个关于信任、技术与生命力的真实故事。
30年的“隐痛”:从忽视到危机
75岁的张大爷年轻时发现双侧腹股沟有小包块,站立时突出,躺下便消失。因不影响生活,他选择“忍”。然而30年间,包块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甚至影响行走。慕名来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求医。经完善相关检查,主管医生谢文杰知道张大爷的病情远非普通疝气,大爷同时还患有脑出血及脑梗后遗症,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术中出血风险极高;而且高龄患者心肺功能减退,意味着麻醉风险增加。“医生,老爷子这身体能手术吗?”家属焦虑地问到。
MDT多学科会诊:量身定制“生命方案”
面对复杂病情,大外科副主任、普通外科主任胥润带领医疗团队迅速启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联合麻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详细评估疝囊大小及嵌顿风险;制定精准麻醉方案,控制血压波动;调整抗凝药物,平衡血栓与出血风险。在严格评估后,主刀医生方斌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用3个0.5cm小孔,同时修补了双侧疝口。
术后第3天,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张大爷康复出院。
专家提醒:这些人群更要警惕疝气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包块。疝气的高风险人群有慢性咳嗽、便秘者(腹压增高);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用力);糖尿病患者(组织愈合能力差)。当发现包块突出、腹胀腹痛时需要立即就诊,拖延治疗可能导致肠梗阻、感染甚至坏死致命。同时,专家提醒,疝气的“不疼不治”是最大误区,因为疝气不会自愈,拖得越久手术难度越高,并发症风险也随着增加。目前的现代微创技术已能让90%以上疝气患者实现“当日手术,次日出院”。
学科名片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是绵阳市级重点学科,设置两个院区:院本部和高新院区综合外科。院本部主要以微创治疗为特色,设置有胃癌、结直肠癌、肛肠、代谢疾病、腹壁疝亚专业组,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高新院区综合外科以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及泌尿外科等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是一个实力较强的综合学科。
院本部区共有医护人员3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13人,护理人员21人,在编床位62张。高新院区综合外科共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2人,护理人员15人,在编床位47张。
科室拥有4K超高清荧光腹腔镜、高清术中胃肠镜、胃肠电图监测仪、高频肛肠治疗仪、腹腔热灌注化疗等先进医疗设备。广泛开展胃结直肠癌、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肛周疾病、肥胖、腹外疝等疾病的诊治,擅长腹腔镜下胃结直肠癌根治术、肥胖减重手术、糖尿病外科治疗、各种复杂疝手术、胃食管返流及便秘等功能性手术以及内镜下胃肠道良性肿瘤、早期癌症的ESD、EMR手术。特别是对胃癌扩大根治全胃切除空肠代胃、超低位直肠癌保肛(包括ISR,taTME)、复杂肛周疾病、复杂疝、肥胖及代谢等手术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特色是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治疗,手术创伤小、疼痛轻、瘢痕小、恢复快,深受患者好评。
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核心期刊收录10余篇,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部分达国际先进,并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奖(青年)三等奖1项。
科室紧跟医学前沿,积极推进现代外科的循证医学,加强康复外科,微创手术,多学科治疗(MDT),积极开展区域胃肠道疾病学科联盟工作,为胃肠道疾病患者提供科学、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案。设置有专门的伤口造口门诊和护理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患者的伤口造口护理,积极开展线上及线下慢性伤口管理服务及家庭延伸服务,不断提高患者伤口造口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科主任:胥润
科副主任:李建 刘建军
护士长:袁源 李为
【院本部】护士站:2271901 医生办公室:2271632
【高新院区】护士站:2609970 医生办公室:2609967
作者:谢文杰
编辑:杜乔乔
初审:张瀚文 审核:邓金林
上一篇:肿瘤科团队创新开展“冷冻旋切活检技术”,快速精准提取高质量病理样本护航健康
下一篇:药品调剂科开展4月业务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