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2025年3月27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疾病二科收到一封长达千余字的感谢信。患者小廖(化名)用细腻真挚的笔触,讲述了在齐异果、王怡、吴晓丰医生及科室其他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与暖心陪伴下,走出心理阴霾、重获新生的康复历程。这封承载着医患深情的信件,不仅是对医疗技术的认可,更诠释了“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医学温度。
据悉,患者小廖曾因严重心身问题陷入绝望。主治医师王怡通过精准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严格谨慎把控药物疗效与副作用;心理治疗师齐异果运用团体治疗模式,通过放松、正念训练等活动,帮助患者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融入,逐步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主治医师王怡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初诊时迅速锁定症结,并通过持续动态监测为康复护航。这种“药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体现了科室对心身医学“整体观”的深刻践行。
“查房时的一句问候、深夜巡查的一盏夜灯、团体活动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照亮我生命的光。”字里行间,患者特别感念医护团队的人文关怀:护理团队坚持“微笑查房制”,即使面对患者的沉默抗拒,仍以春风化雨的态度传递“你值得被善待”的信念;医生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倾听患者心声,用深度共情替代程式化问诊;治疗师巧妙设计艺术疗愈课程,让患者在绘画与音乐中实现非语言表达。这些细微处的温暖,构筑起超越技术的疗愈力量。
患者说医护人员是暗夜点灯人,但患者何尝不是照向医护人员初心的光?这封信让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再次读懂‘心身医学’的真谛——既要修医术之精微,更需怀对生命的敬畏。
作者:袁宁慧、杨文君
编辑:杜乔乔
审核:邓金林
上一篇:经腋腔镜下甲状腺术:甲状腺·头颈颌面外科再获多面锦旗,医疗技术获患者高度赞誉
下一篇:患者信赖的好医生—李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