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为持续提升我院伤口护理水平,为全院伤口护理人员搭建展示专业技能、加强伤口护理经验交流平台,充实专业人才梯队,伤口小组于2024年12月27日组织举行了首届伤口案例比赛。此次比赛由护理部及伤口小组精心筹备,全院伤口护理人员带着各自科室最具代表性、挑战性的伤口案例,在赛场上一展风采。
来自胸心·泌尿外科的国际造口治疗师陈美伶带来了1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案例。她展示了患者伤口初始的红肿、渗液状况,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评估技巧,精准判断感染程度,图文并茂地呈现出伤口逐渐愈合、肉芽组织健康生长的过程。
疼痛科·脊柱外科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张小彦分享了一例腰椎后路术后感染伤口的多学科协作护理体会。她深入分析了脊柱后路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案例的难点及风险点、导致患者伤口迁延不愈的难题,阐述了团队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成立多学科团队,医护一体精细化伤口管理,同时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有效血糖管理,及全程心理疏导。
老年病一科的国际伤口治疗师周鑫则聚焦于一例不明原因足溃疡的棘手问题。她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足部溃疡的特点,细致入微地进行伤口清创、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张张对比鲜明的图片,见证了从溃疡深陷到创面逐渐好转、上皮组织再生的逆转,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足溃疡护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普通外科的国际造口治疗师谢小艳分享了1例恶性肠梗阻术后造口置于切口上患者的护理体会,在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大家了解了恶性肠梗阻的治疗,造口置于切口上会导致的并发症,根据切口、造口的不同时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造口底盘以及全程综合个案管理结合出院准备服务加强延续护理对造口人的深远影响。
全科医学科的主管护师李倩以一名临床护士的角度汇报了由伤口护士主导的一例颈脊髓损伤患者全身多处4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体会。
肝胆胰外科的国际造口治疗师王灵欣以一例回肠造口伴伤口缝线反应患者的护理体会,让大家认识了肠造口、缝线反应,完整展示了患者从接诊到痊愈的过程,强调了早期风险识别与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本次比赛的评委阵容由我院护理部资深专家、伤口造口专科领域的带头人组成。在每位选手展示完毕后,他们抓住案例的关键要点,从伤口评估的精准性、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措施的可行性,到人文关怀的体现等多个维度,给出深入浅出的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与评委们的严格评定,最终角逐出一、二、三等奖,激励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严谨、创新地对待每一个伤口护理案例。
此次伤口案例比赛通过参赛选手们的精彩分享,各科室之间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深度的知识共享,为今后面对各类复杂伤口时提供了多元的思路与借鉴。同时,大家深知每一个成功愈合的伤口背后,都是多学科协作、医护紧密配合的成果,也进一步强化了护理团队协作的意识。
伤口护理永无止境,唯有不断学习、创新,将“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扎根心底,向着更高的专业水准迈进,共同铸就医院伤口护理的坚实力量。我院伤口小组将以此次比赛为崭新起点,持续优化伤口护理流程,加强专业培训体系建设,让伤口护理水平稳步提升。全体护理人员也将带着这份对专业的执着与对患者的关爱,砥砺前行,用更精湛的技术、更贴心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精治“伤”口,“造”就健康。
作者:张小彦
编辑:杜乔乔
审核:邓金林
上一篇:绵三医甲状腺·头颈颌面外科团队在省级学术会议发言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