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世界艾滋病日 知“艾”防“艾”

2024-11-30发布 次浏览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世界艾滋病”宣传活动的主题是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

共同担起防艾责任,

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形成强大合力,

共建健康中国,

共享健康成果。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

一起知“艾”防“艾”

↓↓↓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CD4+ 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崩溃,使患者失去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

 

感染艾滋病后有哪些症状?

【急性感染期

通常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盗汗、腹泻、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流行感冒样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潜伏期(无症状期)

此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复制,并破坏免疫系统。此期持续时间平均为8~10年。

【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和肿瘤,这些症状有可能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输入或注射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具静脉注射毒品或药品,不安全的医疗行为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

 

【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哪些接触方式不会传播艾滋病?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会经坐便器、电话机、餐饮具、文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检测

现阶段,HIV检测的常用感染标志物包括:

【HIV核酸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最快可在感染后1周左右检测到HIV的核酸RNA或DNA,能够比抗体和抗原检测更早地确定感染。

【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结合了HIV抗体和HIV抗原的检测。通常在感染后2周左右可先检测到HIV抗原。

【HIV抗体检测这是最常用的HIV感染检测方法之一,通常在感染后3周左右可检测到HIV抗体。


可见,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核酸、抗原和抗体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1周、2周和3周左右,也就是说,不同的检测技术方法有不同的窗口期(即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请注意:在窗口期内的血液已有感染性!

 

总之:如果担心自己感染HIV,建议尽快进行以上检测!

因为:检测是知晓HIV感染的最重要的途径!

另外,一旦确认HIV感染后,就需要进行HIV病毒载量检测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可以分别了解体内的病毒数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便于医生掌握疾病进展和评估免疫系统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抗病毒治疗药物方案。


如何预防艾滋病?

1.安全性行为,避免通过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病毒。

2.提高血液保护意识,避免在非法诊所或不规范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如有必要,应要求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3.避免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产妇应选择剖腹产,减少母乳喂养,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在孕前进行艾滋病检测,如果发现感染,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艾滋病毒感染虽然不可完全治愈,但科学的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HIV感染者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知艾防艾,让我们不再谈“艾”色变!


作者:刘国雄

编辑:杜乔乔

审核:邓金林

上一篇:护胃健康,远离胃癌


下一篇:检查出螺杆菌感染,必须要治吗?不治会不会发展成胃癌?